日前去台灣文學館去聽王浩一老師演講,演講主題是『黑瓦與老樹:台南日治建築與綠色古蹟的對話』,其中對於台南市市花『火鳳凰』--鳳凰木在府城的歷史有所介紹,鳳凰木是外來種,日治時期由非洲引進台灣栽種。
原來在湯德章紀念公園的鳳凰木年過百歲,是最年長的;孔廟前的火鳳凰是最美的,以前中山路、南門路都是種著鳳凰木,曾有日本詩人稱讚中山路的鳳凰花道是最美的道路。
這幾天隨著王浩一老師的介紹鳳凰木,走一遍孔廟附近、有歷史的鳳凰木足跡。
##1.超過百歲的鳳凰木--在舊台南市政府前的湯德章紀念公園。
##2.最美的鳳凰木--孔廟旁的火鳳凰,搭配孔廟的朱牆著實美極了。
##3.台灣文學館錢的鳳凰木是後來移植過來的,日治時期的照片並無蹤跡。
##4.以前的南門路兩旁都是鳳凰木,現在只剩南門路(圓環到友愛街口)小小一段是鳳凰木道。
##5.在開山路與友愛東街口的鳳凰木也是又大又漂亮。
鳳凰木介紹:
1.原產南洋群島,台灣於1897年首次引進至今,全省各地都有栽植。
鳳凰木屬於蘇木科的落葉性大樹。葉為二回羽狀複葉,小葉長約一公分。
花色為紅色,花期在夏季的六、七月,開花時滿樹火紅好似著火一般,非常熱鬧,每年到了鳳凰花開時,也是校園學子踏出學校的時候。
2.鳳凰木的果實為莢果,莢果長度可達六十至七十公分,成熟後會木質化,因此此質地堅硬,小朋友常常拿來做為關刀玩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