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台灣四大名園─吳園

我和老爺很喜歡晚上去吳園散步,是一個鬧中取靜的地方,與台南大遠百僅一牆之隔,位置是四通八達,地段是黃金地段的黃金,公會堂是台南市立管弦樂團練習的場地(現在有沒有移走不太清楚),裡面有排屋、柳屋、四腳涼亭等,聽說現在的吳園僅是以前吳園規模的一小部分,曾經是台灣四大名園之一,目前板橋林家花園和霧峰的萊園備完整保留下來,吳園僅剩一部分,新竹的北郭園已經不見了,唉!三缺一呀,古蹟保存維護不易,真的要好好珍惜當下珍貴遺產。

DSCN3279

##吳園內的六腳涼亭

DSCN3282

##排屋─現在是「半日閒」茶屋

DSCN3288

DSCN3289

##四腳涼亭

DSCN3283

##飛來峰假山

DSCN3280

DSCN3281

##戶外圓形劇場

DSCN3294

南枋橋頭的吳家,自吳春貴承販台鹽致富,而後其子吳尚新繼承家業,於徙建洲南場後,承銷食鹽業務大為發展,家境日隆。道光初,吳尚新乃將其宅第北邊原屬荷治時期荷蘭通事何斌的庭園舊址加以收購,沿著地勢高低建構庭園,並聘名匠仿照漳州城外飛來峰的形勢,佈置假山、池台水閣、奇花異木,極盡美觀,名為「吳園」,俗稱「樓仔內」,與板橋「林家花園」、新竹「北郭園」、霧峰「萊園」等號稱台灣四大名園。

因當時吳家的財富為府城之冠,庭園的美輪美奐,亦堪稱甲於全台,所以台南有句俚諺說:「有樓仔內有的富,也無樓仔內的厝;有樓仔內有的厝,也無樓仔內的富」;連雅堂於<台南古蹟志>亦言:「枋橋吳氏,為府治巨室,園亭之勝甲全台,而飛來峰尤最。」可知吳家當時的財富與宅第庭園構築的精雅一般。

創建至今達170餘年的吳園,如今侷促台南市區一隅,僅餘「仿飛來」假山、水池、池畔閩南平房一排九間、捲棚歇山頂四角涼亭與六腳攢間涼亭各一座、石砌廊道和一畔庭園。雖大部分建築房舍外觀大異從前,但假山、水池和四角涼亭(作勵軒)尚維持一定型制,就整體而言,尚保有部份的傳統園林風格。

以上資料摘自『吳園藝文中心』,網址是:http://tourism.ezgo.to/A1/#01

##吳園的圍牆很有古意

DSCN2266

##公會堂旁的柳屋─現在旅遊資訊中心

DSCN3299

##公會堂的側邊

DSCN3300

日治初期,台南地方缺乏集會設宴的寬廣場所,日人每有集會設宴皆向吳繼顯(吳尚新之孫)洽借吳家,或商借位於幸町一丁目(昔日之龍王廟街)的「兩廣會館」作為開會設宴之所。鑑於吳園庭院景色優雅,地方官民遂於明治41年(1908)集資成立民間組織「社團法人台南公館」,並選定此地為籌建現代化公共聚會場所知地點。吳氏子孫受迫於政治壓力,終變賣吳園土地一甲(三千多坪)予該社團法人闢建「台南公館」。建館工程於明治43年9月正式展開,44年(1911)2月初落成啟用,台灣最早創建的一座具公共集會功能之現代建築物自此誕生。

##公會堂就是台南人口中的社教館

DSCN3303

DSCN3306

DSCN3307

DSCN3308

台南吳園公會堂的位置

banner8_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相符內容